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时间:2012-12-14 来源:系统管理员 阅读次数:

一、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面向省属普通高校,重点支持校企合作共建100个左右实习实训中心,力争使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心,辐射、带动全省高校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二、建设内容

紧密围绕我省高校社会急需、量大面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由一所或几所高校集中优势力量与省内一家或几家大中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中心。该中心可采取嵌入方式建在高校,也可建在某一家或某一类企业。高校与企业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建成后的实习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合作高校实践教学和合作企业职工培训任务,同时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和社会开放,共享优质实习实训资源。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具体建设内容为:

1.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实训教学观念。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理论知识和行业、企业实际的衔接、融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2.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校企合作,以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能力,对行业、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破解,形成良性互动。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实训考核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能够承担合作企业职工培训任务。

3.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高校与企业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行业、企业接收教师培训和参与科研工作,鼓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投入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建设实验实训教学与行业、企业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团队。建立实验实训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

4.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现代实验实训教学的要求。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5.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依据学校、学科和行业、企业的特点,可采取嵌入方式建在高校,也可建在某一家或某一类企业,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理顺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6.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实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训练、个性化学习的实验实训环境。建立实验实训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实训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7.显著的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实验实训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实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实训创新成果丰富。

8.鲜明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积极创新,特色鲜明。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版权所有 241002 电话:0553-3932637